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行业资讯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学界代表团先后5次参加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学术会议。1993年和1995年我国分别派团参加了两次“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管理者会议”,中国作为ICDP的发起国对    ICDP的形成做出了应有贡献。
 
  第一次“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管理者会议”是在1993年9月2日德国温迪施埃申巴赫KTB科学超深孔施工现场召开的,有12个参加国,我国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商定成立一个筹备小组,并授权其起草有关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框架意见,以及其涉及运作和资金筹集等问题的倡议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谅解备忘录(MOU),作为多国签署参与ICDP计划的基础。
 
  我国加入ICDP的问题始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1994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有关“入地”的研讨会,专家们提出尽早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的报告,得到国务院、国家计划与发展委员会、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领导的支持。1995年4月18日,地矿部专报财政部申请解决参加“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组织的会费。10月25日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国务院秘书局组织协调,财政部行文同意,11月中旬中国参加ICDP得到了国家的正式批准。
 
  1996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地矿部派出6人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八届通过钻探观察陆壳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在日本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德国、美国足发起国,也是首批3个成员国。成立和加入ICDP,对我国实施大陆科学钻探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国先后派员出任ICDP科学顾问组(SAG)成员、ICDP执委会(EC)成员、ICDP理事会(AOG)成员,参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项目制订和决策。
 
  我国于1996年6月正式向ICDP提交了在大别一苏鲁地区实施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钻井的立项建议。在1996年7月召开的ICDP科学顾问组会议上,中方建议在16份建议书中获得了名列第二的好成绩,ICDP执委会决定资助我国召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选址问题国际讨论会。
 
  1998年4月初,ICDP科学顾问组审议通过了由中国地学家联合德国、加拿大、美国及法国等9位专家提出的“中国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正式建议书,经ICDP执委会和理事会正式批准从1999年起5年内予以150万美元资助。
 
  1999年4月5—10日,ICDP第四次执委会暨第四次科学顾问组会议在美国夏威夷的大岛举行。
 
  国土资源部派出6人小组(包括科学顾问组成员、执委会成员)参加会议及其活动,考察夏威夷钻探项目及讨论中国大别一苏鲁科学钻探项目和ICDP的有关合作问题。
 
  1999年6月,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与ICDP运作支持组(OSG)就中国大陆钻探工程项目的钻探、测井、测试和分析等工程的设计方案以及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和商讨,达成了广泛一致的意向,签署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