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行业资讯

跟踪国际科学钻探的发展

  在中国介绍世界科学钻探发展情况,倡导开展科学钻探计划的文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30多年来我国科学钻探事业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前期认识阶段(1991年以前),立项论证阶段(1991年至1999年9月),工程筹备阶段(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工程实施阶段(2001年6月至2005年4月),蓬勃发展阶段。
 
  当世界科学钻探的信息传人中国后,我国地质科技工作者始终追踪着它的进展,关注着它的发展动态,进行资料收集和信息研究,思考着我们的取向。
 
  前期跟踪国际科学钻探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科学钻探的认知,加深了了解。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许多科技工作者收集、翻译了大量有关世界科学钻探的进展情况的情报信息,并在众多地质科技刊物和报刊上发表文章向国人介绍,编辑出版了国外科学钻探专辑、系列丛书等,为在中国开展大陆科学钻探起到了积极启蒙作用。
 
  197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情报所肖庆辉在《地质科技参考资料》上撰文《在基础地质理论和成矿规律研究中需要重视深部地质的研究》,介绍了世界上深部地质研究(包括科学钻探)的历史、现状、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果,指出了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我国开展深部地质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1979年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在北戴河举行的第二届委员会暨学术会议上,刘广志作了题为“钻探科技发展现状及其展望”的报告,首次向探矿界介绍了国外超深孔钻探和深海钻探的发展概况与前景。1983年他在《地质评论》上发表了《超深井钻探与深部地质学》-文。
 
  地质矿产部(以下简称地矿部)科学技术司和地矿部地质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情报所)1985年及1986年先后联合出版《国外深部地质研究》专辑一和《地壳和上地ll曼研究》(苏联部分)专辑二,分别介绍了美国、苏联、联邦德国、法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以及国际合作进行的一些深部地质研究计划的形成、发展和组织设施及取得的成果,苏联深部地质研究的现状和前景、研究途径和方法以及进行超深钻探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等。1988年又联合出版《国外深部地质研究》专辑四(加拿大和西德部分),介绍了加拿大大陆钻探计划和联邦德国大陆深钻计划的目的、意义、钻孔地点的选择和计划的组织等方面情况。
 
  1988年5月,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C)深井钻探研究所所长马克斯(C. Marx)教授访华,在勘探技术研究所作了题目为《大洋钻探计划(ODP)与联邦德国大陆深钻计划(KTB)》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大洋科学钻探现状与德国KTB的执行情况,加深了我国钻探界对世界科学深钻活动及其对地球科学贡献的了解。
 
  为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地质、地球物理、钻探工程、钻探机械界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介绍国外有关科学深钻技术情况,刘广志总工程师为主编,1988~1993年有计划地收集、翻译、编印了《深部陆壳勘察系列丛书》,在推动中国科学钻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丛书共八卷(约250万字):①《超深孔地质钻探信息资料》;②《第二届大陆科学钻探深钻国际会议论文集》;③《陆壳科学深钻论文集》;④《第三届通过钻探观察陆壳国际会议论文集》;⑤《第五届通过钻探观察陆壳国际会议论文集》;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研讨会》(钻探论文集):⑦《陆壳科学深钻论文集》(日本大陆科学钻探候选地等文集资料);⑧《陆壳科学深钻论文集》(苏联超深钻资料)(图2-1)。
 
  1990年9月,地矿部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派员(王达、张伟)赴德国,出席“第五届通过钻探观察陆壳国际学术会议”和KTB主孔开工典礼(图2—2),较详细地了解KTB主孔深钻施工的设备、机具和技术方案以及世界各国科学深钻的最新进展。归国后编辑了《第五届国际科学深钻会议暨KTB主孑L开工典礼侧记》一书。1990年10月地矿部再次组成5人深钻考察团访问德国,较详细地了解了德国大陆科学钻探的目的、规划、管理、选址和已取得的成果等,编写了《德国大陆科学深钻考察团综合报告》,提出了在中国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和将科学钻探前期研究列为部“八五”深部地质研究内容的建议,并开始筹备立项。